辽宁"无臂美人鱼“ 残奥会四金得主卢冬:17年苦练没有捷径可言

国搜辽讯
2021 09/06 09:06
分享
摘要:本届东京残奥会上,卢冬连夺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50米仰泳、50米蝶泳和200米混合泳四枚金牌,三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

  据沈报全媒体沈阳发布消息,勇夺四金!辽宁运动员卢冬成为东京残奥会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我不向命运低头,百炼成钢!头和脚都是我的‘手臂’,我要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6岁就失去双臂的卢冬,用顽强的意志、拼搏的精神在泳池中游出了精彩人生。

  


  连得四金 东京留下“最美合影”

  本届东京残奥会上,卢冬连夺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50米仰泳、50米蝶泳和200米混合泳四枚金牌,三次打破世界纪录,成为获得金牌最多的选手。9月4日回国之后,听说要接受记者的视频专访,9月5日连线前,爱美的她特意精心化了妆。“无臂美人鱼”,阳光、自信、善谈、爱笑。

  


  从上届里约残奥会只得到一枚银牌,到东京残奥会连夺四金,卢冬说:“出色的发挥与最近几年高水平的训练有直接关系,而且我的经验也越发丰富,与教练的配合很默契,这都是发挥出高水平的关键。”

  


  在50米蝶泳夺冠之后,卢冬主动单腿下蹲与两位乘坐轮椅选手合影,这一暖心举动迅速在网络刷屏。网友纷纷称赞此举显示了中国运动员的“小动作大格局”、温柔与善良,是本届残奥会的“最美合影”之一。卢冬说:“比赛的颁奖仪式上,经常会遇到坐轮椅的选手,我蹲下来与大家一个高度去合影,是对她们的一种尊重。”

  克服困难 有股不服输的劲头

  如今在泳池中,卢冬能不断地变换着泳姿,身体和双腿灵巧地摆动,优美得宛如“美人鱼”在水中欢快穿梭。而在这背后,是她17年来克服重重困难苦练的结果。

  卢冬的主项是仰泳,因为没有手臂,所以出发时要用牙齿咬住教练手中的毛巾背向泳池起跳,冲刺时要用头去撞击终点的池壁。“刚开始学习游泳的时候,用牙齿咬住毛巾,承受着全身重量肯定不习惯。我从小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头,没有捷径,就是一次次坚持不懈,练到满意为止。我和教练有个暗号,他拉我,如果需要再向上一些,我肩膀就动一动,如果不动就位置合适了,这么多年有了一种默契。”

  说到一次次头撞池壁的冲刺,卢冬笑着说:“都练成‘铁头功’了。小时候刚练习游泳的时候,一到终点就害怕,不自觉地头会缩一下,希望能减轻触壁的疼痛。不过比赛中你要争取0.1秒的优势,就必须尽快撞上去,习惯后就不去想有多疼了。记得上届全运会上,我参加了7项比赛,预赛、决赛十多次冲刺之后,自己的头上起了个大包。”

  


  不向命运低头 创造精彩人生

  卢冬出生在朝阳市北票市东官营镇小三家村,6岁时的一场车祸夺去了她的双臂,改变了这个小姑娘的人生轨迹。“那场车祸对我性格影响很大,一下子就变得封闭了,很少和人说话。”卢冬回忆说。身体的残缺,让她跌入了噩梦。没有了双臂,她的平衡感很差,跑步都经常跌跟头,连她最喜欢的体育课都不得不放弃了。

  卢冬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坚持进入小学读书,“在妈妈的帮助下,我练习用脚吃饭、写字、梳头、洗脸。别人一个小时能写完的作业,我一开始需要四五个小时,哪怕用脚写到晚上12点,我也要完成。”

  卢冬13岁时,被辽宁省残联体训中心选中,成为了一名残疾人运动员,专项练习游泳。这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游泳的她来说这是个全新的挑战。“刚下水那会儿,泳池里喝水是家常便饭。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是我唯一的信念,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反复练习。”不懈的努力后,卢冬战胜了命运。

  随着年龄的增长,卢冬的生活越发精彩,“我现在化妆、吃饭……没有任何问题,还能用脚织围脖、十字绣。电脑、手机我都能正常使用,打字的速度还挺快呢。”(马骋)

  


  卢冬要马上投入到10月末举办的全国残运会备战中,两年没回家的她还要延续自己的传奇。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