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沈阳市于洪区今年第一批20个“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各个公园各异其趣、各具其美,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新选择、新空间;第二批80个“口袋公园”现已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
辽宁日报记者9月7日获悉,沈阳市于洪区今年第一批20个“口袋公园”建设工作已经完成,各个公园各异其趣、各具其美,成为居民休闲生活的新选择、新空间;第二批80个“口袋公园”现已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该区将严把设计理念关和工程建设质量关,继续高质量组织实施第二批“口袋公园”建设,努力让市民生活更有质感、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
为扎实推进城区生态环境建设,打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营商环境,进一步擦亮“城市窗口”、提升沈阳“颜值”,于洪区按照沈阳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总体安排和部署,今年已累计投入绿化资金1.16亿元,完成绿化总面积约136万平方米。其中,新建规划绿地6处,闲置征收空地植树2处,街路绿地提升改造7条(含出口路改造3条),街角绿地提升改造83处,打造蒲河白桦林景观点,三、四环闲置规划绿地整治19处,面积12.77万平方米;累计栽植树木18.35万株,栽植绿篱6.32万平方米,新建花岗岩石景墙128公里。
“口袋公园”一瞥——
西娇园:彰显文化底蕴

位于黄海路与巢湖街路口西北角、始建于1987年的西娇园,总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其中绿地面积约3380平方米。该公园多年来一直以来为当地居民服务,但由于建设年代较为久远,现有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服务功能缺失,已无法满足居民日常使用需求。

今年,按照市、区关于“口袋公园”建设工作的安排,于洪区组织对西娇园进行改造,通过适当规模的更新,促使“老公园”重新焕发活力,创造出有影响力、归属感和地域特色的文化及空间形态。西娇园改造搭配了不同的仿古廊架,仿古凉亭、整石种植池及整石座椅等,打造出该地区特有的人文景观,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中景观水系搭配景观石,在炎炎夏日为居民带来一丝清凉。
黄海公园:由内到外整体提升
黄海公园东临东湖街、西临洪湖南街、南临水源地、北临黄海花园小区,面积约4.63万平方米。该公园始建于2002年,虽然整体上整洁、干净,但现有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服务功能缺失。
今年,于洪区政府投资200余万元,对黄海公园进行提升改造。工程主要包括:基质覆盖和绿化补植,采用红、黄、蓝、绿四种基质进行配色,结合原有绿化景观进行基质铺设,同时对绿化进行补植,累计栽种玉簪花1600平方米、红叶李61株、金叶榆球291株、铺设草坪2400平方米;园路及广场改造,园路铺设彩色沥青5000平方米,改造广场2处,铺设仿石砖660平方米,新建边石约3.5公里;公厕改造,对黄海公园现状公厕进行提升改造,解决老弱病残人士如厕问题,同时结合时下理念打造智慧公厕,增加智慧公厕管理系统,改善传统厕所服务过程中有关异味控制、节水节能、人性化服务等各方面的问题,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如厕服务。
汀江园:凸显夜光星空之美

汀江街“口袋公园”位于白山路汀江街路口东北角,是于洪区因地制宜,结合“城市家居”设计理念,对汀江街绿地进行全面提升改造和设计打造而形成。

该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通过构思和创意,利用以前闲置的路障石头球,在其上面绘制星球图案,并加上各种亮化设施,凸显出公园的夜光星空主题。据介绍,公园累计栽植绿篱等地被苗木280平方米,补植树木30余株,铺设草坪2000平方米,栽摆花卉240平方米,砌筑蘑菇石景墙260米,砌筑高边石33米,并增设射灯、洗墙灯、庭院灯等亮化设施,“还绿于民、还美于街、还景于城”的城市建设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广大市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正逐步提升。(金晓玲)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