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科活化石:11株双蕊兰现身辽宁老秃顶子 每年只现身20余天

国搜辽讯
2021 09/08 11:08
分享
摘要: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偶然发现11株双蕊兰,其中10株以丛状形式生长。由于双蕊兰本身稀少,且生长期只有20余天,野外见过它的人寥寥无几。

 

  据辽宁省林业和草原局消息,近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站工作人员在辖区内偶然发现11株双蕊兰,其中10株以丛状形式生长。由于双蕊兰本身稀少,且生长期只有20余天,野外见过它的人寥寥无几。

  双蕊兰是珍稀濒危植物,被称为兰科的活化石。双蕊兰为腐生小草本,茎直立,不分枝,近圆柱状,无蕊喙,生长发育期仅20余天,8月中旬出土,9月初枯萎后腐烂。双蕊兰是辽宁独有的兰科原始植物,生长于海拔700米至800米的柞木林下腐殖质厚的土壤上或荫蔽山坡上,分布于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

  1979年,兰科泰斗陈心启在《植物分类学报》上鉴定“双蕊兰——一个极其原始和在系统发育上有重要意义的兰科新属”。从那以后,双蕊兰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双蕊兰特殊的生长环境及短暂的生活史,其繁殖方式至今未知。双蕊兰的发现对第四纪冰缘气候和燕山运动期间植物消长有着特殊的科学研究价值。

  为了更好地保护双蕊兰,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抚顺管理站已在沟口和居民区设立了警示宣传牌,对既有双蕊兰的区域进行保护,重点区域由护林员24小时值班看守。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防教育基地。

  位于辽宁桓仁县境内,由于山高,气温寒冷,极顶裸露,不生草木,故名老秃顶子山。老秃顶属长白山脉,是辽宁屋脊。主峰海拔一千三百六十七米,仅次于辽宁的最高峰花脖子山,面积约七万二千亩。山顶恰如伸向云端的屋脊,高昂而雄伟,因称"辽宁屋脊"。由山脚到山腰生长着每秒繁密茂盛的森林,有原始林,也有人工林。林木参天蔽日,连绵如海。林莽中间有山溪流淌,叮咚作响,更增加"山幽水噪"的静谧气氛。

  老秃顶自然保护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超过880毫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次生林中,生长着大量的柞、桦、楸、松、枫、槐、曲柳等树种,木材蓄积量约十万立方米。峻岭丛林之中有野猪、狐狸、狍、獾、黑熊以及珍贵的戴胜鸟等动物;山坡林木中,还生长着人参、党参、细辛、五味子等到多种名贵药材。被列为辽宁省林土、生物、植物和气象研究的基地。又被专家们视为自然博物馆。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