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消息,日前,辽宁省地震局通报的《辽宁省防震减灾“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目标。省地震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25年,我省将初步形成以“监测智能、防治精细、服务高效、科技先进、管理科学”的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体系。
为进一步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能力,持续减轻地震灾害风险影响,辽宁省计划升级改造老旧地震台站,建设辽宁地区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在“十四五”时期实现预警区震后10秒内发布预警信息,24小时内提供灾害快速评估结果,地震应急快速评估准确率达到80%以上,为辽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我省将继续不断提升“防大震、减大灾,抗大震、救大灾”能力,提高地震监测预测预警能力,完善地震灾害风险综合治理体系,加强地震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和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数字化建设,提高防震减灾科技创新能力。
《规划》明确,辽宁省将优化监测站网,实现地震速报陆域震中位置误差小于5km,探索建设海域地震监测站,建成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实现秒级地震预警和分钟级地震烈度速报。开展辽宁省海城河断裂和金州断裂重大活动断层探测,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定期评估和修订机制,构建辽宁省抗震救灾联动指挥平台。组织常态化地震灾害应急演练,增强防震减灾公共服务能力。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新技术与防震减灾业务的融合和应用,构建辽宁省防震减灾大数据云中心。建设辽宁省地震大数据系统,实现本区域各类观测台站通信接入和数据汇聚,实时接入2000个站点以上的数据,存储能力500T以上,数据端到端延时1秒以内。建设省、市、县3级防震减灾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并面向公众、行业、政府提供不少于20项的服务事项。
此外,《规划》还对“十四五”时期辽宁省防震减灾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做出表述。(刘璐)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