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沈阳晚报报道,黑夜里熊熊的火光,天空中盘旋的无人机,四散奔逃的抓捕场面……这不是警匪片,而是沈阳市突击查处某“落地油”黑加工点的真实场面。
举报:这家工厂有异味
7月12日,沈阳新民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接到举报线索称,辖区内某工厂有明显生产异味。执法队员立即前往核实,但由于嫌疑人异常狡猾,采取不定期生产的方式逃避检查,导致执法人员多次无功而返。但根据周边暗访和现场气味特征,结合工作经验,执法人员判断该厂区内很可能存在一处非法炼油厂,且产量较大。
为查明违法事实,现场固定证据,新民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出动9名执法人员,会同公安机关8名干警,于8月4日夜间对该厂区进行突击检查。执法人员抵达现场后,发现厂区周边刺激性气味明显,但该厂大门依然紧锁。执法人员立即升起无人机进行高空侦查,发现厂内加热锅炉发出明亮火光。公安干警立即采取手段进入厂内,一举将嫌疑人陈某当场抓获。
没有资质 违法产油
在现场,执法人员发现了加热用锅炉1台、实验台1个、作业地槽3座、运油槽车1台、实验药剂和废油泥包装袋若干。经过生态环境、公安两部门十几小时的连续审讯,嫌疑人交待,自2021年6月中旬以来,其租用新民市一空地,在没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擅自违法生产,从黑龙江省大庆市某油田运来废油泥,经技术手段分离生产出原油后销售外省。
经了解,该团伙分工明确,1名老板负责联系货源和销售,1人负责现场组织和放风,1人负责管理工人,4人专事生产。该加工点只在夜间运料和生产,且生产时将锅炉排烟引入水槽后外排,反侦察能力和隐蔽性均较强。
不到俩月处置油泥约200吨
据统计,该加工点不到俩月内,以间歇性生产的方式处置油泥约200吨,出售加工原油约100吨。在没有任何资质、批复的情况下,违法收集处置危险废物,并在没有任何防渗措施的情况下,将含油污水排入渗坑。根据相关法规,新民市生态环境执法队已将老板芦某、现场管理者陈某移送公安机关予以处理。
下一步,沈阳市将持续加大危险废物领域的执法力度,开展危险废物环境违法专项执法,重点打击跨行政区域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等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深挖问题线索,并向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报告进展情况。同时,积极利用走访研判、远程侦查、联合执法等手段,充分应用红外热像仪、无人机、走航车等新设备、新技术,有效提高监管效能,以最强的决心、最大的力度、最有力的措施,持续加大危险废物领域的执法力度。(吕佳)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