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305.16万人次来沈阳旅游 “一宫两陵”、红色游、沉浸式受青睐

国搜辽讯
2021 10/08 02:08
分享
摘要:国庆假期期间,沈阳市共接待来沈游客305.16万人次,全市文化旅游场所未接到文旅安全生产事故、突发疫情、重大投诉情况报告,实现安全、平稳、有序开放运营。

  据指尖沈阳消息,转眼间,喜气洋洋的国庆假期已落下帷幕。在刚刚过去的几天里,不论是色彩斑斓的城市景区,还是主题鲜明的室内场馆,沈阳到处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10月7日17时,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记者从沈阳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获悉:在“十一”国庆假期里,全市文旅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文旅厅关于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履职尽责,强化服务保障。

  全市文旅场所、景区节日氛围浓厚,礼赞祖国、家国团圆成为今年国庆假期文旅活动主旋律。

  截至10月7日16时,全市共接待来沈游客305.16万人次,全市文化旅游场所未接到文旅安全生产事故、突发疫情、重大投诉情况报告,实现安全、平稳、有序开放运营。

  看数据:来沈游客中一日游占比最大

  据中国移动提供的数据显示,国庆节期间在全市接待的300余万人次游客中,一日游游客比重最大,占总数的49.1%。

  其中:游客在沈阳市驻留1天,占比57.7%;驻留2天,占比18.5%。我市跨省游客前10位的省份是北京、吉林、广东、内蒙古、黑龙江、上海、江苏、河北、山东、浙江;省内跨市来沈游客前5位的城市是铁岭、抚顺、大连、鞍山、辽阳。

  


  购物方面:据银联数据显示,假日七天,来沈游客共消费10.49亿元,消费金额增长15.62%。其中,购物消费最多,占整体的56.51%。其次是餐饮消费,占整体的13.82%。

  商圈方面:根据移动数据对全市重点商圈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市重点商圈接待客流量依次为金廊商圈、一河两岸商圈、铁西工业旅游休闲商圈、中街商圈、盛京古城商圈、太原街商圈、奥体商圈、沈阳东部旅游区、环北陵商圈、新市府商圈、西塔商圈、老北市商圈。其中,金廊商圈、一河两岸商圈、铁西工业旅游休闲商圈客流量均超过200万人次,中街商圈、盛京古城商圈、太原街商圈客流量超过100万人次,东部旅游商圈、奥体商圈、新市府商圈、老北市商圈客流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0%、70%、35%、30%。

  景区方面:根据市文旅局对全市20家重点A级旅游景区接待数据的监测结果显示,20家景区共接待旅游者127.30万人次,总收入3138.05万元。

  看热门:红色游、沉浸式成金秋盛景

  据市文旅局介绍,今年“十一”假期,感悟党史、礼赞祖国主题的红色游受到大批游客的青睐。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全面改建后迎来首个长假,推出“赓续红色血脉·重温家国情怀”主题系列活动,接待量持续居高,节日期间共接待8.32万人次,比2020年同比增长118.95%。

  受影片《长津湖》热映的影响,每天都有很多市民自发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沈飞航空博览园、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等景区国庆期间也迎来大批观众,市民游客到红色景区景点重温历史、缅怀先烈,在留言簿上写下“盛世中华”,使得这个国庆节的家国情怀变得格外浓厚。

  在沈飞航空博览园等景区,多名劳动模范作为志愿者为前来参观的游客义务做讲解。

  


  10月4日晚在中街启幕的首届中街文化节大型沉浸式活动,也掀起了“沉浸式”旅游的新风尚。在10月4日至6日三天里,沈河区通过盛京古韵、奉天往事、盛世华章、SUPER中街每天四个篇章的演出,生动再现中街近四百年的发展史。同时,老北市、张氏帅府、太原街、1905文化创意园、奉天工场、奉天记忆也纷纷推出沉浸式特色文化体验空间,市民和游客在自由游览的同时,还可参与表演互动及多项活动。各大景区积极改进消费服务,力促文创产品“上新”,促进了景区二次消费显著增长。

  节日期间,沈阳故宫、张氏帅府景区的人均消费额均高于2020年、2019年同期水平。

  看特色:“一宫两陵”华彩亮相,尽显秋意浓

  经省委编委正式批复,沈阳设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北陵公园(清昭陵)、东陵公园(清福陵)三处实现管理机构整合。

  


  节日期间“一宫两陵”华彩亮相,为广大市民、游客奉上了“古韵风雅 山明水秀 沈阳盛景 欢度国庆”文旅大餐。

  其中,沈阳故宫推出“壮美山河——沈阳故宫馆藏山水题材文物特展”等多项新增特展;北陵公园用60余万盆(株)花卉推出“金菊满园”大型花展,东陵公园在清福陵陵寝内举办清代皇家“谒陵仪式”,吸引游客看古建筑、赏精品展、游菊花海、品文化味,感受沈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统计,国庆假期里,“一宫两陵”共接待游客67.84万人次,成为市民游客特别是外地来沈游客最为青睐的旅游线路之一。

  看亮点:乡村游,满足“诗和远方”

  除了外地游客的近身打卡,沈阳本地市民也积极响应“就地过节”倡议,与家人一起选择在家门口体验“诗与远方”。各乡村旅游景区景点以此为契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推出多元化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需求。沈北新区、浑南区、苏家屯区、新民市等地依托优美自然环境和乡土民俗,丰富乡村游、休闲游、亲子游产品,带动了周边的乡村经济发展。

  


  与之同时,沈阳市文旅局举办的以“璀璨沈阳 浪漫金秋”为主题的2021沈阳秋季游活动,也集中推出六大板块140项活动以及秋季游特色旅游推荐线路。世博园、北陵公园、东陵公园、稻梦空间、蒲河廊道、“一河两岸”、铁西西峡谷、三农博览园、马耳山等生态景区游览舒适度、体验度好,较好地发挥了带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逛展、看演出,也成为假日沈城的时尚风采。国庆假日适逢2021沈阳艺术节期间,艺术节各项演出、展览及交流活动精彩上演,音乐会《敦煌·慈悲颂》、儿童剧《三打白骨精》《灰姑娘》等剧目受到一致好评;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迎国庆专场系列演出、“戏曲进乡村”等活也为广大群众送去了文化大餐。据统计,节日期间各区县(市)、街道、乡镇利用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累计开展活动635场,总参与人次达9.074万人次;图书馆到馆3.521万人次,文化馆(站)到馆6.36万人次。而全市各地区和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整合资源,也相继推出了各类文化活动吸引游客的到来。

  整个国庆假期,人们在沈城正浓的秋意中,尽情地享受了“诗和远方”的闲适生活。

  看活动:各地区文旅活动丰富多彩

  和平区假日期间从南到北,囊括了老北市五大主题活动、融·InBox集装箱小镇、沈水湾公园沉浸式演出、太原街时尚节、西塔街特色美食、奉天巷民国风情美食、和平湾白音塔拉蒙古大营、和平花香飘满城等八大主题活动。

  铁西区将辖区各景区景点、商旅综合体、星级酒店等串连成线,特推出4条工业旅游路线,在各大新闻媒体进行推荐,几条线路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全要素。沈河区于10月4日—6日举办“京华盛世、潮韵中街”沉浸式活动,每天16:30—21:00,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讲述中街历史往事,推出《满韵鼓声》《铜人秀》《宫廷丽影》《梦回皇城》等沉浸式互动表演。

  


  皇姑区兴顺夜市-雪花2021狂欢季在国庆节期间延续火爆景象;网红亲子游基地卷云牧场在国庆期间开展以手作、花艺、首饰为主的小铺市集;知舍艺术则是吸引了青年艺术家、文艺爱好者在国庆期间举办文化艺术沙龙;五个城市书房更是满足了大小读者的读书热情,在节日期间引领阅读新时尚。大东区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重温家国情怀”主题系列活动,为观众提供多层次、多角度、多功能的服务,共话家国情怀。浑南区世博园“世博秋韵·菊世无双”主题金秋菊花文化节;东陵公园菊花展、枫叶展、清代皇家祭祀活动;沈阳鸟岛孔雀、丹顶鹤放飞展示,鸿雁巡游展示,鹦鹉、海狮、滑稽表演;沈阳森林动物园“红旗飘飘伴我游园”活动、“我在动物园过国庆”活动、世界动物日科普等活动;关东影视城清文化主题音乐剧《紫气东来》、地域特色“沈阳非遗相声”等。

  


  苏家屯区于9月29日-10月3日举办2021中国沈阳马耳山生态文化旅游节,其中一项主题活动苏和市集整合了全区40家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和非遗文化等企业进驻,展示和售卖特色产品,活跃“国庆”期间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新民市三农博览园举办首届“四花节”(葵花、荞麦花、菊花、火炬花),期间有中国沈阳杂技团助兴演出,于金秋时节,嗅稻谷飘香,观满园秋色,饱“四花”眼福。首届“四花节”从9月5日开始到10月5日结束。

  


  欧亚菲温泉水世界欢乐温泉和水上乐园也是许多游客休闲康养的不错选择。辽中区以“观赏蒲河稻田画 畅游蒲河欢乐谷”为主题的沿蒲河廊道自驾游成为广大游客市民最喜欢的出游方式,吸引家庭、亲子、朋友结伴等多种旅游群体。法库县通过各大网络平台,宣传推介区域优质的、可供线上销售的文旅产品、旅游文创与美食,让更多优质文旅产品“在线化”,并且变成“常态化”。于洪区、沈北新区、康平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结合域内文旅资源组织开展特色活动。

  看保障:毫不松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

  全市文旅工作者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文旅厅关于文化和旅游假日市场工作的各项要求,积极履职尽责,强化服务保障,同时组织开展文明旅游等工作。

  


  (一)强化部署,做足充分准备。

  节前,组织各区县市文旅局、各处室,相关文旅企事业单位连续召开假日工作会议,分析研判十一假日旅游和防疫工作态势,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文旅厅关于假日工作各项要求。同时,市文旅局牵头组织开展节前安全检查,对星级宾馆、旅游景区、文娱场所等文旅接待单位的大型游乐设施、高风险旅游项目、特种设备、用火用电用气安全、食品和餐饮卫生安全、文娱场所消防安全、旅游防汛等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再推动、再部署、再落实。加强市场检查,严格查处各类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累计发现隐患问题32个,督促完成整改31个。指导各有关单位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为节假日安全服务保障做了充足的前期准备。

  (二)积极实施假日期间安全检查。

  国庆节期间,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带队深入景区和博物馆,就文化旅游和节日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

  全市文化广电旅游系统毫不松懈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决防范疫情通过文化旅游途径传播。要求景区严格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科学核定旅游景区最大承载量、瞬时最大流量,完善流量的预警、预报机制,做好调峰疏导应急预案。持续推进旅游景区、演艺场所线上预约制,确保游客流量可控、可追踪。落实“一米线”措施,严格执行“亮码、测温、戴口罩”措施,确保人员排查“全覆盖、零疏漏”。

  (三)毫不放松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假日期间,市文旅广电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等先后带队7组、15人,到12家主要景区、文博场馆和施工现场,检查防疫和安全工作,慰问重点景区现场联勤的消防救援人员。局机关先后派出检查组6个、12人,检查12家主要旅游景区、文博场馆防疫和安全工作,并每天点调重点景区安全工作;随机抽查全市播出机构值机员在岗履职情况良好。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派出148组、403人,检查文旅场所1074家,发现一般隐患168处,全部当场整改完毕。各区县(市)文旅局积极落实属地安全责任,不间断组织检查,景区和文博场馆认真开展自查确保节日期间文旅市场、疫情防控、秋雨秋汛等安全。

  (四)结合创卫工作,促进诚信经营和文明旅游。

  广泛宣传《旅游法》,要求文旅企业依法诚信经营,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结合创建卫生城各项工作,引导游客遵守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生态环境,做好垃圾分类;践行“光盘行动”,避免餐饮浪费,做到文明用餐。维护环境卫生,遵守公共秩序,保护生态环境,珍惜文物古迹,爱护公共设施。组织北陵公园、东陵公园等开放式景区开展“你捡垃圾我送水,共赢文明好氛围”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期间吸引广大游客踊跃参加。组织故宫、帅府、九一八等文博类景区开展“文明宣传、文明排队、文明讲解和不文明行为劝导”等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志愿精神,培育新时代文明新风。(关彤 孙海、常晟罡)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
相关推荐
国庆假期沈阳艺术节好戏连连 惠民演出送到百姓家门口
2021-10-08
国庆假期,2021沈阳艺术节好戏连连。谭盾携最新力作《敦煌·慈悲颂》亮相盛京大剧院,在美妙的乐声中,千年敦煌壁画穿越时光扑面而来;在红梅文创园举办的“非物质”视觉艺术展,集结了李象群、宫立龙、秦琦等10位辽沈艺术名家的作品
国庆假期首日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接待游客超万人
2021-10-01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迎来参观高峰,接待游客达到万人以上,扶老携幼的家庭参观成为一大亮点。
盛世欢歌迎国庆!这场充满抚顺元素的演出很精彩
2021-10-01
抚顺市举办庆十一•唱响抚顺“家乡美”暨2021年抚顺市群众文化节闭幕式。闭幕式上,以唱响抚顺“家乡美”为主题的大型晚会上,演职人员们用优美的歌声,用多姿的舞蹈,讴歌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