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规划出炉,我省牛河梁遗址等三处大遗址和长城辽宁段“上榜”。
11月24日,记者从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日前,国家文物局制定印发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提出到2025年,大遗址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基本成型的总目标。
在公布的“十四五”时期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45处大遗址名单中,辽宁省有3处大遗址进入该名单,分别是牛河梁遗址、三燕龙城遗址等。朝阳牛河梁遗址于2013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2014年正式向社会开放,是我省唯一一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三燕龙城遗址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外,在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大遗址中,我省还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辽宁段建设项目入选。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牛河梁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进一步提升展示利用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创建一流的遗址博物馆,举办专题化、特色化、精品化文旅活动,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数字互联工程,提升公园开放服务水平。与此同时,牛河梁遗址、三燕龙城遗址等还将加快推进考古工作,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
延伸阅读
什么是大遗址?
参照《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大遗址主要包括反映中国古代历史各个发展阶段涉及政治、宗教、军事、科技、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水利等方面历史文化信息,具有规模宏大、价值重大、影响深远特点的大型聚落、城址、宫室、陵寝墓葬等遗址、遗址群及文化景观。
2005年,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印发《大遗址保护专项经费管理办法》,正式启动大遗址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连续制定实施了“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初步形成了以150处大遗址为支撑的大遗址保护格局,大运河、丝绸之路和良渚、殷墟、老司城、元上都等7处大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朱柏玲)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