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地铁四号线顺利穿越浑河全过程“数字化管控”细微故障及时预警

国搜辽讯
2021 12/22 08:22
分享
摘要:沈阳地铁四号线11标砂阳站至南京桥站区间继盾构右线成功穿越浑河后,盾构左线推进再次顺利穿越浑河段,为标段区间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指尖沈阳消息,12月15日,沈阳地铁四号线11标砂阳站至南京桥站区间继盾构右线成功穿越浑河后,盾构左线推进再次顺利穿越浑河段,为标段区间贯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下穿南京桥和浑河,是盾构施工重点

  沈阳地铁四号线11标工程位于沈阳市和平区,施工任务为砂阳站-南京桥站区间、南京桥站及南京桥站-长白岛站明挖段。其中,砂阳站-南京桥站区间分右线和左线两条隧道,均采用盾构法施工,分别选用两台泥水平衡盾构,由南京桥站始发。该区间盾构掘进要下穿南京桥、浑河,需要推进的浑河段河面宽约340米,水深1.5—6.3米,是施工的一级风险源,同时也是盾构施工的重中之重。

  据了解,施工中,盾构机要在富水砂卵石复合地层中掘进,对泥水压力和泥水指标控制要求极高。一旦出现问题,可能需要在浑河宽阔的河面上筑坝拦水进行开挖排障。对此,项目部借鉴盾构右线成功穿越浑河的经验,针对左线区间浑河段的地质、水文及施工期间的气候等条件开展技术攻关,成功解决了局部夹泥层施工难题,确保盾构施工顺利。

  环境复杂难度大,推进参数“毫厘不差”

  


  浑河过河段土层主要由渗透性较好的砂性土组成,但在河底有一层粉质粘土,对上下水力联系有一定的阻隔效果,需谨慎施工,防止破坏该隔水层。此外,过河段水头较高,风险较大,土质层变化较大,对盾构密封性能、切口压力稳定及地层沉降控制要求都较高。局部有夹泥层,刀盘扭矩和盾构推力参数变化很复杂。为避免险情发生,项目人员日夜密切监测盾构数字化系统中的切口水压、推力、扭矩、泵的使用功率等各项参数及周边环境情况,并对比右线推进施工过程中的参数反应,及时迅速调整盾构机推进参数,避免盾构产生故障。

  项目团队充分借鉴此前地铁十号线和右线泥水盾构施工成功穿越浑河的经验,在临河的盾构始发区采用高压旋喷加固+深井降水的方式,确保始发区土体稳定,防止盾构周围的地下水及土砂流入工作井。同时,延续使用沈阳地铁十号线的自创“移动数字化”管控平台,实现工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控。该“数字化”管控系统还设计了特别的预警功能,一旦盾构设备发现细微故障,或某个施工环节出现问题,都能及时预警,以便及时处置。

  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以“安全第一”为核心,严抓施工进度、质量,尽快完成盾构推进工作,确保隧道区间施工保质保量完成,切实加快沈阳地铁四号线建设,为沈阳打造轨道上的城市贡献力量。(吕佳)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
相关推荐
沈阳地铁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评估 招募“常乘客”参与应急处置
2021-09-24
沈阳发布《关于保障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建议。
沈阳地铁三号线8根高架桥墩已成形 计划于2024年底全线通车
2021-09-18
由沈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沈阳地铁三号线高架段,8根墩柱混凝土浇筑已顺利完成,高架桥墩有的已经成型,有的也雏形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