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汉魏壁画比敦煌壁画早300年,堪与殷墟、敦煌卷轴相媲美

国搜辽讯
2021 12/22 08:22
分享
摘要:辽阳近郊的棒台子、三道壕、上王家、道西道、北园、南林子、迎水寺等地,发掘出大量汉魏时期壁画墓,在北郊形成约八平方公里的“马蹄形”墓葬分布区域。

  据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消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陆续在辽阳近郊的棒台子、三道壕、上王家、道西道、北园、南林子、迎水寺等地,发掘出大量汉魏时期壁画墓,在北郊形成约八平方公里的“马蹄形”墓葬分布区域。

  初冬时节,记者在原辽阳市政协文史委主任、地方史专家刘南方的陪同下前往辽阳汉魏壁画群探访。在天高地阔的辽阳城郊,只见矗立着一处处高大的方锥形封土,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座金字塔。刘南方告诉记者,在深藏于这些封土之下的,就是中国美术史中的瑰宝,墓穴壁画的杰出之作——辽阳汉魏壁画墓。

  


  北园1号墓《车骑出行图》

  


  北园1号墓《车马出行图》局部

  自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辽阳周边陆续发现汉墓群,其中30余座汉墓内发现精美的壁画,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对部分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在发掘出土的30余座壁画墓中,其中15座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门里壁画墓《軿车图》

  辽阳在东汉魏晋时期为辽东郡治所,汉魏之际公孙氏曾在此割据50年。汉墓群中一批大型多室墓,大都属于辽东大族人物的墓葬。这些墓原来都有高大的封土堆,墓室由淡青色石板构筑,墓内皆有壁画,内容多以现实生活为题材,比敦煌壁画还早300年。

  


  棒台子1号墓室内部

  


  棒台子2号墓《軿车图》

  对于辽阳汉魏壁画墓的价值,我省已故考古学家李文信认为:“不亚于敦煌卷轴、流沙木简、殷墟甲骨及北京猿人等诸大发现。”这个评价是基于辽阳汉魏壁画较高的绘画水平及真实再现当时社会生活的绘画内容。

  


  北园1号墓《凤凰楼阁图》

  在辽阳博物馆汉魏壁画馆里,记者见到了这些栩栩如生的壁画。只见这些壁画线条悠缓自然,风格雄劲奔放,表现人物丰富,生活场景自然生动。细细浏览,如同徐徐展开的一幅1800多年前辽东地区社会市井图卷,有出行、宴饮、百戏、仓廪等内容,色泽鲜艳亮丽,内容清晰可见。

  


  北园3号墓出土《讲经图》

  


  棒台子1号墓的《日月流云图》壁画

  今年90多岁的邹宝库曾任辽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参与过多座辽阳古墓的发掘工作。相比于辽阳汉魏壁画墓享有的声誉而言,真正亲眼见到古墓壁画真容的人非常少,邹宝库是目前亲眼见到壁画真容的少数专家之一。邹宝库介绍说,辽阳汉魏壁画墓大多建于太子河沿岸地下2米左右,且图画直接绘制在墓室石壁上,发掘难,保护更难。所以当年发掘拍照后,随即就地封存保护。现在人们见到的辽阳汉魏壁画均为复制品,其真迹依然散落在太子河两岸农田、厂矿或农家小院里。

  


  三道壕1号墓《对坐饮食图》

  


  鹅房墓《乐舞图》

  对这个包括30多座壁画墓葬的古墓群,邹宝库评价它的总体特征是:墓地规模大、时代跨度长、形制多样化。这个特点,就让对墓葬的考古研究像解谜一样有趣,充分体现了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辽宁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差异与交流,对于研究辽阳地区两汉魏晋时期的族属、社会经济、生产生活方式、葬式葬俗都具有重大意义。(吴限)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