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辽宁日报北国客户端消息,在9月23日的丹东科技招商推介会上,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正式挂牌成立。为加快推进丹东产业技术创新与育成中心建设,推介会上,丹东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晓阳发布了育成中心科技创新10条政策措施。具体如下:
一、坚持聚焦产业
围绕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引导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向丹东市仪器仪表、汽车及零部件等重点产业集聚,并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传感器、高端电子元器件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二、鼓励支持创新主体入驻
入驻育成中心的创新主体可享受房租落免二减三政策,可同政府投资共建公共研发平台,无偿使用设备并按股份享受相关权益。
三、着力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
对落户育成中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上市企业按贡献度连续三年给予奖励,每年可最高奖励1000万元。对新培育的“瞪羚”“独角兽”企业最高给予100万元后补助。
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对“揭榜挂帅”项目给予最高100万元的项目资助。给予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盟主单位最高10万元后补助。编制行业标准的单位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五、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新获批的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等给予最高70万元补助。鼓励创新平台入住,并给予场地、运营经费等支持。
六、完善科技创新融资服务
设立2亿元规模丹东“创业合伙人”科技创新风投基金开展投融资服务。加快引进投融资机构并给予投融资补贴。鼓励创新主体通过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进行融资。
七、鼓励“带土移植”引才
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高水平团队给予最高300万元一次性奖励。支持柔性引才,新建院士专家工作站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带土移植”人才(团队)可免费入住专家公寓并享受配套服务。
八、实行科技招商奖励政策
对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市企业落户育成中心的,最高给予500万元一次性奖励或给予风投基金股份奖励。为育成中心培育 “瞪羚”“独角兽”企业的,入选省级“揭榜挂帅”项目的,最高给予50万元一次性奖励。引进“带土移植”人才(团队)落户育成中心的,给予最高30万元一次性奖励。
九、加强科研用地保障
优先保障重点科技项目建设用地,可享受工业用地出让优惠政策,优化科研项目建设规划审批流程。
十、深化“放管服”改革
赋予创新主体更多自主权,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审批容缺、研发容错机制,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减负松绑。
揭牌仪式
李晓阳表示,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打造最优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的科技创新链条,把育成中心建设成为创新策源地、产业新高地、人才集聚地。(孔爱群)
免责声明:大辽宁网所收集的资讯来源于新闻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在转载过程中尽量保留原创机构及作者姓名,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本网站在此声明,不承担用户或任何人士就使用或未能使用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或任何链接所引致的任何直接、间接、附带、从属、特殊、惩罚性或惩戒性的损害赔偿。